移动终端访问

扫一扫直通现场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济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键分享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正文

【心灵驿站科普微讲堂】精神科护理中的语言沟通

发布时间:2024-02-27 10:45:56  点击:   来源:   打印本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压力的日益增加,我国精神疾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卫生事业的一大重要课题。精神疾病的患者因为其自身疾病的特殊性,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如伤害自己、攻击其他病友或医务人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并掌握应对措施,其中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通过沟通给予患者更好的人文关怀护理,为日后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一、对入院后患者的沟通
       1、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对于刚入院的患者来说,医院是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害怕、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其了解医院的外部环境和精神科的一般情况等,例如带领患者和家属一起参观医院及精神科常去的地方,让其了解周围环境的整体情况,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让患者愿意留在医院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取得患者信任:由于对医护人员的不熟悉,患者一般会比较封闭自己,不愿意与医护人员进行太多的沟通交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引导和鼓励患者向医护人员吐露最真实的内心情感,通过安慰性、积极暗示性、鼓励性的语言,了解患者的顾虑,解决患者的疑惑,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
       二、对治疗中患者的沟通
       1、以爱心和耐心照护患者:精神患者的住院治疗是帮助其恢复的重要阶段,这时需要护理人员运用沟通技巧耐心的开导患者,主动了解其心理活动,用平和的语气、真诚的态度,让患者真心感觉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从而增加患者治疗信心,提高其治疗积极性,消除其攻击心理。
       2、做好安全防范:在日常护理中,注意护理细节方面的工作,如患者服药后要让其张开嘴,查看是否有藏药行为;进食前后核对碗勺数量,以免病人以其为利器,存在伤人行为;在患者观看电视时候,注意有无暴力、刺激等影片的放映,以免刺激患者或出现模仿行为;对患者外出开放日期间,观察患者行为,了解其有无异常情况发生。
       三、康复期患者的沟通
       1、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康复期患者病情一般比较稳定,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一定的认识了解。这期间如果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比较利于其日后恢复。护理人员在做沟通时,应让患者表达自己想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沟通患者关于家庭、工作、社会等方面的规划,转移患者时刻关注自己病情的注意力,让患者感到自己价值和能力所在,积极主动的投入社会、家庭和工作当中,有利于其疾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
       2、鼓励他人一起照护患者: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后,护理人员也应做好随访工作,定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生活及工作状态,有无不良情绪发生,倾听患者想法,解决相关问题。嘱咐家属及工作中的同事,应多关心患者,帮助患者,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护士沟通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能否顺利完成,良好的沟通会促进医护、护患之间的关系,也会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精神科患者因其自身疾病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在平时语言沟通上有更多的要求,沟通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和配合度。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做好事先防范,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疏导患者心中的疑问,促进其自己想通事情的始末,患者才能摆脱困境,走向正常的生活轨道。
 供稿:田冬梅

主办: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济戴路1号(3路公交车终点站)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1029258号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9395067937080211A5201    鲁公网安备 37081102000149号

版权所有: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股份)有限公司-BinG百科  邮编:272051  技术支持:济宁新闻网  网站维护事务:dzyyxjk@163.com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