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访问

扫一扫直通现场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济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键分享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正文

【心灵驿站科普微讲堂】认识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特征与有效管理

发布时间:2024-08-27 09:48:46  点击:   来源:   打印本页

导语

“我经常感到兴高采烈、浮想联翩,但是最微不足道的事就会让我情绪爆发。比如喝一杯茶,觉得这杯茶不如预想的那样热,我就会做出过激地反应——会诅咒、尖叫,我的情绪特别反复无常……对自己的心境感到害怕。”一位30岁的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女士这样自述。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终身患病率为0.6%,12个月患病率为0.5%,这意味着我国至少有840多万双相障碍患者。统计表明,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自杀身亡的比率为11-19%,由世界卫生组织所统计的世界范围内的自杀率仅为0.011%,二者相差极大,所以,“杀伤率”如此之高的双相情感障碍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呢?

 

 

定义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精神疾病,其特征为情绪波动的交替出现,包括情绪高涨的 mania 或 hypomania 阶段和情绪低落的 depression 阶段。本文将深入了解双相情感障碍,介绍其疾病特征、可能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管理方法,以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疾病特征:

    情绪高涨(mania)阶段:患者可能表现出极度兴奋、多动、冲动行为、话语过速、注意力不集中等。

情绪低落(depression)阶段:患者可能经历沮丧、失去兴趣、睡眠问题、自卑、思维减速等。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常见类型:

双相I型: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阶段更为明显,且影响日常生活功能。

双相II型:情绪高涨不如双相I型明显,但情绪低落阶段更为显著。

环性心境障碍:心境持续不稳定,包括众多的轻度情绪低落和轻度情绪高涨时期。

 

 

三、可能的病因:

遗传因素:家族史中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神经化学因素: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如多巴胺、血清素等)可能与发病有关。

环境和生活事件:压力、药物滥用、睡眠问题等可能触发或加重疾病。

 

 

四、有效管理方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见的管理方式。具体药物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调整。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和管理双相情感障碍。

物理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于急性期伴有兴奋、冲动或自杀、自伤等行为的患者能够快速起效;经颅磁刺激治疗、光照疗法等其他物理治疗也是常用的有效治疗手段。

规律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和锻炼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

支持系统: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加入心理支持团体,分享经验和情感。

 

 

五、自我管理:

了解自己的发作征兆:记录情绪波动和可能的触发因素,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建立健康的应对策略: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如通过运动、放松技巧等。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避免酗酒或滥用药物。

 

 

结束语: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的复杂疾病,患者及其家人需要与专业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情绪波动,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社会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理解和支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共同营造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环境,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关怀。

作者:郑换男

主办: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济戴路1号(3路公交车终点站)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1029258号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9395067937080211A5201    鲁公网安备 37081102000149号

版权所有: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股份)有限公司-BinG百科  邮编:272051  技术支持:济宁新闻网  网站维护事务:dzyyxjk@163.com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