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超声和MRI(磁共振)检查是临床常见的检查方式,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X线检查使用范围较窄,一般为肺部、骨骼和胃肠道等;CT使用范围较全面,几乎可以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检查,分辨率高,更易于发现病变;B超检查操作简便,可以反复多次动态检查,且没有辐射损害,费用较低,可以适用于浅表器官、腹部盆腔脏器及心脏血管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对于腹腔脏器具有较大的优势,尤其是在神经系统和骨关节系统中更为突出,可以清晰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成分、周围关系等。一般来说,这几种检查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有时需要多种检查方式相互补充,才有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神经系统
当怀疑脑部有出血的时候,应该首选做CT检查,简单快捷,诊断准确;不典型的脑出血,需要MR协助诊断。当怀疑有脑梗死的时候,特别是急性期脑梗死的时候,应该选择做磁共振检查,发病半小时至一小时DWI(弥散成像)就能确诊,为超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也为治疗赢得了较长的窗口期。脑血管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首选MR检查,尤其是MRA检查,无创不用增强。脑肿瘤,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二项检查,互相补充,提高诊断准确率。
二、消化系统
空腔脏器,如食管、胃、小肠和结肠,首选内窥镜检查,如胃镜,肠镜等。如果需要观察其蠕动功能及整体结构,则选择消化道造影;如果观察空腔脏器壁的改变及周围结构,则需要CT检查。实质脏器,如肝胆脾胰,首选检查为超声;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病变,则选择CT和MRI平扫与增强。当然,如果没有任何禁忌症的影响,MRI优于CT检查。
三、骨骼、肌肉系统
骨折及骨折后复查,首选DR(数字X线摄影),费用较低、检查方便、检查时间短;对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骨痂生长也非常容易。如果比较排除微小的撕脱性骨折,则采用CT检查。同时,复杂骨折指导手术可选择做CT检查并同时加做三维成像。DR和CT不能发现隐匿性骨折,则需要加做MRI。关节和脊柱等的骨质退变首选DR,也可选择CT,CT对椎间盘病变及关节腔有无积液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损伤等首选MRI。骨髓病变首选MRI检查,结合CT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骨骼肿瘤首选CT检查,根据病情情况也可以选择MRI检查,当然如无CT、MRI设备的情况下,DR摄片也可以发现部分问题。
四、呼吸系统
肺和气管,一般而言,肺部检查DR(数字X线摄影)和CT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MRI在这方面是弱项。由于CT相比DR摄片在价格和辐射方面都要高一些,如只是怀疑肺部有无炎症,或是年龄小于40岁的体检等,则可选DR,当然低剂量螺旋CT对于早期病变的发现明显优于DR,也可以作为首选检查;如需排除肺部的早期肿瘤,或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确诊者,则选择低剂量螺旋CT。
五、泌尿、生殖系统
骨折及骨折后复查,首选DR(数字X线摄影),费用较低、检查方便、检查时间短,对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骨痂生长也非常容易。如果比较排除微小的撕脱性骨折,则采用CT检查。同时,复杂骨折指导手术可选择做CT检查并同时加做三维成像。DR和CT不能发现隐匿性骨折,则需要加做MRI。关节和脊柱等的骨质退变首选DR,也可选择CT,CT对椎间盘病变及关节腔有无积液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损伤等首选MRI。骨髓病变首选MRI检查,结合CT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骨骼肿瘤首选CT检查,根据病情情况也可以选择MRI检查,当然如无CT、MRI设备的情况下,DR摄片也可以发现部分问题。
供稿:郑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