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药物种类的日益丰富,合理用药已经成为维护健康的重要环节。合理用药不仅关系到疾病的治疗效果,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
首先,合理用药意味着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基于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如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改变、功能老化、适应性减退,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使部分药物的代谢率下降、药物经肾排泄速度减慢,毒副作用增强,容易在体内蓄积导致中毒。因此,患者不应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其次,合理用药还包括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同时,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如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不能和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合用,因为苯巴比妥属于肝药酶诱导剂,可使阿司匹林代谢加快,作用减弱。因此,患者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此外,合理用药还包括药物的正确使用方式和时间。例如,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有些药物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效而有些药物则需要间歇使用。正确的用药方式和时间对于确保药物的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如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波尼松、波尼松龙)时,应选择在早晨7-8点一次性给药或者隔日早晨7-8点一次性给药,以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常用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应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以延迟小肠内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饭后血糖水平。
最后合理用药还包括药物的储存和使用期限。药物应在干燥、避光的环境中储存并注意查看药物的有效期和使用期限,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总之,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措施。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储存和使用期限。对于任何药物相关的问题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通过合理用药,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供稿:药学部 王保玉